SBS规格如何成为实验室自动化的“通用语言”
发布时间:2025-09-17
SBS规格是一套由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化体系,规定了实验室耗材(如试管、微孔板、试剂瓶等)的外形尺寸、孔间距、高度等关键参数。这套标准确保了不同厂商生产的耗材具有一致的物理特性,能够在各种自动化设备上互换使用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SBS规格就像实验室自动化领域的“USB接口”或“螺丝螺纹标准”,通过统一化、规范化的设计,创造了设备与耗材间的无缝连接。

建立的“统一尺寸与接口协议”,核心涵盖三大维度:
1、物理尺寸规范:明确耗材的外径、长度、壁厚、孔径、间距等关键尺寸的公差范围。例如,标准96孔冻存管板架需符合127.76mm×85.48mm的外部尺寸,孔位间距固定为9mm;真空采血管的13mm×75mm规格也需遵循SBS对管壁厚度、管口平整度的公差要求。
2、接口适配规范:规定耗材与自动化设备接触部位的设计标准,如试管的管帽高度、微孔板的定位凹槽、试剂瓶的螺纹规格等,确保耗材能被设备精准抓取、放置与操作。
3、信息交互规范:统一耗材的标识位置与格式,比如试管条形码的粘贴区域、微孔板的二维码坐标,保证自动化设备的扫码模块能高效识别信息,实现“耗材-设备-系统”的数据联动。
目前,SBS规格已成为全球实验室领域的“通用技术语言”,覆盖了从样本采集到检测分析全流程的主流耗材类型。
实验室自动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“无人化、高精度、高效率”的样本处理与检测,而SBS规格正是消除“设备与耗材适配壁垒”的关键。
首先,标准化的耗材能解决设备兼容性难题,实现跨品牌协同,SBS规格通过统一耗材的核心物理参数,让不同品牌的设备能“识别”同一种耗材。例如,符合SBS标准的13mm×100mm真空采血管,可适配全球99%以上品牌的自动化采血针、离心机转子与样本分拣机,无需为特定设备定制专属耗材,极大降低了实验室的设备采购与组合难度。
其次,能保障“自动化精度”,降低操作误差,以微孔板加样为例,机械臂需根据孔位坐标精准滴加试剂,若微孔板的孔间距存在0.5mm的偏差,就可能导致加样错误;而SBS规格将孔间距公差严格控制在±0.1mm内,配合定位凹槽的设计,能让设备每次都将耗材固定在“预设坐标”上,加样精度可提升至微米级。
最后,统一的标准可以控制“综合成本”,推动自动化普及,SBS规格通过“规模化效应”降低成本:耗材厂商可按统一标准批量生产,生产成本下降15%-20%;设备厂商无需重复开发适配组件,设备售价更具竞争力;实验室则可精简耗材种类,减少库存积压与设备维护成本。
在自动化生物样本库领域,建议用户选择SBS规格的标准耗材,来适配生物样本自动化管理的上中下游,不仅可以打通生物样本管理的全流程,还可以大幅节约运营成本。